品牌体系

以吉林大米品牌为核心   区域品牌为依托   企业品牌为支撑的三位一体的品牌格局

  • 7

    特色之乡

  • 7

    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区

  • 13

    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区

  • 116

    三品一标认证企业

  • 481

    政府、部门颁发的各类奖项

当前位置:品牌体系

核心品牌

生长环境

品种优良

种植产量

品牌文化

区域品牌

三大区域

特色之乡

国家认证地理标志

核心品牌  --

生长环境

01

黄金水稻种植带

吉林省位于东北平原中部,地处北纬40°52′~46°18′,东经121°38′~131°19′之间, 是世界公认的黄金水稻带,是我国优质粳稻主产区,孕育着重如沙、亮如玉、溢馨香的吉林大米。 因此吉林省素有“黑土地之乡”和“天下粮仓”的美誉。...

02

沃土凝香

土壤是水稻赖以生存的根基。

吉林省位于东北平原中部,地处北纬40°52′~46°18′,东经121°38′~131°19′之间,属于世界唯一水稻黄金纬度——北纬40度-50度,因此吉林省素有“黑土地之乡”的美誉。 吉林省适宜种植水稻的土壤类型主要包括:草甸土、冲积土、黑土、黑钙土、白浆土以及经改良后的泥炭土、沼泽土和盐碱土等八个土壤类型,全省九个行政区域均有分布。

上述土壤类型土壤质地较粘重,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土壤没有受到重金属污染,有机质含量15-50 mg/kg,全氮含量1.0-2.0mg/kg,速效磷含量15-40 mg/kg,速效钾含量100-200 mg/kg,富含硅、铁、锌、硒等微量元素,土壤pH值5.5-8.5,土壤结构好,肥力高,有机质含量丰富,适宜水稻种植。

03

水系发达

吉林省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在2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600多条,分属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东辽河和绥芬河五大水系。

松花江是吉林的母亲河,横亘全省南北,与图们江、鸭绿江共同发源于长白山天池。松花江流域是吉林水稻的主产区。

吉林的大多数河流都是源头性河流,水量充足,水质清澈,水质极好,没有污染,不仅为水稻的种植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养分,也保证了水稻优良的口感。

04

气候适宜

吉林省地处世界公认黄金水稻带---北纬40°至45°之间,有效积温2800℃至3100℃。

吉林省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温暖多雨,秋季晴冷温差大,冬季漫长干寒,为北方一季粳稻区,无霜期140天左右,雨热同季,水稻生长期内日照时间长,成熟期内昼夜温差大,干物质积累丰富,非常适合一年一季的优质粳稻生长。

“温度”:作物生长季(5-9月)大于10℃有效积温2512.3℃ 。 8、9月中旬作物灌浆至成熟期吉林省平均气温19.9℃,昼夜温差达10.5℃, 有利于水稻生长和干物质积累,降低大米中的淀粉含量,且不宜出现高温热害。冬季,吉林省天寒地冻,持续低温。 寒冷有利于抑制病菌、虫卵越冬,减小农作物病虫发生概率,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土壤中的植物纤维冷冻后,在第二年能够加快转换成为水稻生长所必须的肥料。

05

生态优美

吉林省地处祖国东北边陲,位于东北亚经济圈核心地带,是全国两个生态示范省之一。

地势呈东南高、西北低,东部是长白山地原始森林、中部是松辽平原、西部是草原湿地。

东部长白山区是东北地区功能最强的“生态绿肺”,蕴藏丰富的森林、水利、矿产和动植物等资源,被誉为“立体资源宝库”,是中国重要的野生物种基因库和野生药材基地,也是全国三大药材生产基地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

品种优良

品种是影响稻米品质的关键因素。为引导优质食味水稻新品种选育,促进吉林省优质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2015年吉林省率先开启了“优质食味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并育成和推广种植了一批食味品质位居国内领先的水稻新品种。在已举办的四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活动”中,吉林省共获金奖13个(次),金奖总数位居全国第一。吉林省优质食味水稻新品种种植面积已超过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吉林省粮食协会团体标准将吉林优质大米划分为四大品类:“吉林圆粒香优质大米”、“吉林秋田小町优质大米”、“吉林稻花香优质大米”和“吉林长粒香优质大米”。与其对应,吉林省优质稻米生产上选用的优质食味品种也分为四类:“吉林圆粒香”、“吉林秋田小町”、“吉林稻花香”和 “吉林长粒香”。

“吉林圆粒香”和“吉林秋田小町”两类品种籽粒主要形态特征是籽粒短小,千粒重在23克左右,长宽比大约在1.6至1.9之间。两类品种的差别在于“吉林圆粒香”具有浓郁的香气,“吉林秋田小町”自然清香。“吉林稻花香”和 “吉林长粒香”籽粒偏长,粒大,千粒重在28克左右,长宽比大约在2.7左右。“吉林

种植产量

吉林是农业大省,有世界闻名的黑土带,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全省水稻种植面积近1300万亩,年产量120亿斤以上,商品量近80亿斤。水稻种植地区主要分布在三大板块:东部长白山区丘陵过渡地带(森林覆盖率高,土壤矿物质丰富),中部松辽平原(黑土层深厚,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西部松嫩平原(光热资源丰富,水资源充沛)。

得天独厚的农业自然条件,优良的品种和悠久的水稻栽培技术,孕育出了吉林省优质水稻生产区。据专家测算,吉林产的大米每100克中蛋白质含量6.7克,脂肪0.9克,碳水化合物77.6克,粗纤维0.3克,这些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另外吉林产的大米还含有人体必需的钙、磷、铁、硒、锌等二十多种微量元素,水稻有机质和矿物质含量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氨基酸,营养丰富,碾出的大米洁白晶莹、质地密实,重如砂,亮如玉,溢馨香,做出的米饭油亮溢香,煮粥浆汁如乳,米香浓郁,有嚼头,口感好,出饭多,堪称米中精品。

品牌文化

01

历史渊源

吉林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早在唐朝时期卢城之稻就已享誉华夏,每年向唐王朝进献。据《新唐书卷二一九列传第一四四·北狄》记载,“俗所贵者,曰大白山之菟,……栅城之鼓,抚余之鹿,……卢城之稻”。唐王朝时的藩属国渤海国就在今天的吉林省境内,《东北通史》199页(李治亭著,中州古籍出版社)记载,渤海国的王都中京显德府和府领卢、显、铁、汤、荣、兴六州均在吉林省境内。当时的卢城之稻就是今天的吉林大米。其米重如砂、亮如玉、汤如乳、溢浓香,被誉为稻米中的极品。早在一千多年前,唐代渤海国曾多次向唐朝纳贡此米,供皇室享用。此后,“卢城之稻”又被引种到日本与朝鲜半岛,成为了日本和韩国优质大米的母本,对世界稻谷种植历史影响深远。

到了清朝,吉林大米更是成为历代皇室指定的御用贡米。康熙、乾隆皆对吉林大米赞赏有加,先后赋诗称赞。

02

文学作品

结合吉林大米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自然环境以及品牌创建历程,编辑出版了系列丛书,四集大型纪录片《稻米的故事》登陆央视纪录片频道。另外,还创作了吉林大米主题歌曲、诗赋、风光摄影、曲艺节目,拍摄了大量的《人物访谈》、《纪实报道》、《说明视频》、《微电影》等短片,从历史的、科学的、人文的角度,全方位地讲好吉林大米的品牌故事。

05

VR展馆

一粒吉米,万家心愿。品牌成果,人人共享!吉林大米品牌十年辛勤耕耘今日硕果累累!2016年G20峰会入选用米、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指定用米、吉林省农业第一品牌、2017年北京“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指定用米、第九届“中国粮油影响力公共品牌”榜首。纵观吉米品牌成果馆序厅成果展示区、启示和经验总结区、未来规划及愿景区四大区域,回顾吉林大米品牌成长历程,自2013年4月吉林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吉林大米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拉开吉林大米品牌建设序幕开始,吉林大米以创新驱动品牌营销,为吉林省农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未来,让我们,坚定理想信念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