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以“吉米到家 五福临门”为主题的吉林大米、吉林鲜食玉米福建系列推介活动在福州拉开序幕。本次活动旨在借助中国·海峡创新项目成果交易会暨第18届福建粮食产销协作洽谈会平台,继续推动吉林粮食品牌在福建市场的延伸推广和深度落地,进一步强化和提升品牌影响力、忠诚度,为福建消费者带来高品质粮食消费新体验。
此次系列宣传推介活动是2022年吉林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首次率队参加全国性产销活动,将着力打通主销区销售渠道,加快恢复吉林粮食在国内的市场流通性、影响力。粮洽会现场,30户吉林大米和鲜食玉米企业精彩亮相,达成合作意向10项,签约销售粮食33.7万吨。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粮食分会会长曾丽瑛出席活动,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一级巡视员赖应辉,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二级巡视员张长城现场致辞。
张长城表示,吉林与福建合作源远流长,十分紧密,随着吉林大米品牌建设持续推进,吉林大米省级区域公用品牌这张“白金名片”愈加闪亮,在行业内树立了好米中国范的品牌形象。吉林鲜食玉米,继吉林大米之后,成功入选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成为吉林粮食不可多得的另一张黄金名片。
福建作为东南沿海发达省份,具有巨大的消费能力和,为吉林粮食创品牌,促销售提供了广大空间, 同时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进一步升级吉闽两省粮食产销合作平台,促进两地粮食、粮企的紧密联系,帮助刚从疫情中走出来的吉林企业接续销路,纾难解困。诚挚邀请福建等各兄弟省的粮食同仁,各位朋友到吉林做客,共谋产销协作,共谋美好未来。
赖应辉在致辞中讲到,近几年,吉林粮食在福建及全国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都得到较大提升,为八闽大地提供了优质、绿色、健康的粮油产品。
希望以此次推介会为契机,通过吉闽好良缘、产销合作,吉林大米、吉林鲜食玉米在福建实现新突破,再创新局面.同时,也希望两省粮食企业秉承着“合作、共赢”的理念,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巩固拓展合作渠道,提供可靠优质粮源,确保区域粮食安全。相信闽吉两地的产销合作一定能结出更多的硕果,更期待“吉米到家、五福临门”。
随后,现场播放“吉米美食”推介短片,闽、粤两位知名大厨联袂推荐吉林大米。专门为吉林大米、吉林鲜食玉米而作的说唱歌曲《吉米送福》,更是将推介会气氛推向高潮;鲜食玉米专家、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副主任韩娟现场连线,通过科学数据阐述吉林鲜食玉米的优良品质和营养价值;围绕“吉田认购”新营销,吉视传媒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在吉林有亩田”运营现状以及助农增收相关情况。
推介会上还举行了“吉林探访团”成团仪式,多位美食主播,大型商超、餐饮、农产品销售企业代表将共同赴吉林,探寻吉林粮食天赋品质的成因以及供应链深度合作的机会。活动同期,还将联手福建电视台借助“父亲节”的节日概念,在九号食堂澳门路店、永辉超市奥体仓储店举办“好好吃饭节”、“吉”米促销推广等形式多样的线下营销活动。与此同时,《福建好味道》美食节目也将邀请闽菜大厨,以吉林大米、吉林鲜食玉米为食材打造美食料理。通过线上线下紧密结合、互动互补充的方式推动吉林粮食品牌的立体化宣传落地。
吉闽两省粮食产销合作源远流长。2015年以来,吉林大米、吉林鲜食玉米品牌借助福建粮洽会产销协作平台,进行了一系列深度宣传与立体化推广,不仅吉林粮食品牌的知名度有了较大提升,也进一步打通、构建起多层次的销售渠道。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每年入闽的吉林粮食都在200万吨以上,占福建省外调入量16%左右。“吉林小町”米成为福州粮食批发市场最畅销的大米品种,销量占同品类的60%以上。“吉林大米”代表企业---柳河国信社稷尚品的火山岩大米,目前已入驻福建大型商超永辉超市在闽5家门店,并与当地知名餐饮聚春园也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厦门国贸、象屿集团等一大批大型粮食企业,也将产业链延伸至吉林产区,建立收储基地,实现了“优粮优储、优粮优销”。
新华社现场云、直播福建、抖音、快手、微博等9家媒体平台对活动进行全程现场直播,在线观看人数203.6万人。新华社、央广网、粮油市场报、吉林日报、福建日报、吉林电视台、福建电视台等20余家主流媒体和网络媒体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
山东、江西、安徽、河南、黑龙江、湖南、江苏、湖北、宁夏等省、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领导出席活动,各省区相关企业代表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