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粮油财富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粮油企业代表、业内专家学者、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人等围绕“以高质量发展固国家粮安”的主题,通过主题演讲、论坛对话等形式,紧扣粮食产业经济与发展脉搏,共话我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新格局背景下构建更加现代化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原国家粮食储备局局长高铁生,原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原国家粮食局副局长张桂凤,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粮食行业分会会长、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原副局长曾丽瑛等出席本次活动。
在论坛对话环节,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萍,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二级巡视员张长城,四川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程,湖北省粮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总经济师杨振立,中国粮油学会食品分会副会长谢健,围绕“新格局下粮食公共品牌建设”进行了交流。
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二级巡视员张长城就吉林大米品牌打造的成功经验,以及如何让“吉林大米”这张“白金名片”愈加耀眼,做了主题分享。他表示,吉林大米品牌经过十年打造,已经成为吉林农业第一品牌,连续4年荣登“中国粮油影响力区域品牌”榜首,在业内产生一定影响。从“品牌提升”到“产品落地”,“十年磨一剑”,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我们主要打了“三张牌”。
一是打文化牌,延伸品牌的“长度”。为了使吉林大米“好米”变“名米”,我们对吉林大米稻作文化进行了深度挖掘,出版发行了《贡米》、《米说吉林》,拍摄了《稻米的故事》纪录片,形象生动地讲述吉林大米稻作文化与历史传承。通过举办一系列高端论坛和研讨会,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共同解析吉林大米“好吃、营养、更安全”的品质内涵,并依托《粮油市场报》出版发行了《解码吉林大米》一书,从专业角度为吉林大米“好米天成”作了最权威解读。
二是打特色牌,拓展品牌的“宽度”。吉林地处东北平原腹地,东部长白山、西部草原湿地,中部广袤黑土地,地域特色十分鲜明。依托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我们集中打造“东部火山岩”、“中部黑土有机”、“西部弱碱”三大系列,“吉林圆粒香”、“吉林长粒香”、“吉林稻花香”、“吉林小町”四大品类吉林大米,实现了吉林大米核心品牌、区域品牌、企业品牌有效衔接,形成了核心品牌、区域品牌、产品品牌“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格局。我省的吉林市、长春市、德惠市、柳河县、舒兰市、梅河口市、白城市先后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不同的“中国特色稻米之乡”称号。
三是打创新牌,提升品牌的“高度”。在品牌宣传方面,我们结合重要时间节点、重要事件为吉林大米造势,吉林大米成功进入杭州G20峰会以及里约奥运会、北京冬奥会重大赛事,极大地提升了吉林大米品质卓越的品牌形象。特别是疫情期间,我们与北京、上海、浙江、福建等主销区互动推出“吉林大米云推介”,开行业内品牌宣传之先河,宣传的内容、形式、效果全面提升,“云发布”、“云集市”、“云课堂”、“云剧场”、“云展馆”、“云招商”等9朵云,保持了品牌宣传热度。在品牌营销方面,我们陆续推出1.0版本的直营店、2.0版本的电商平台、3.0版本的产销直通和4.0版本的吉田认购4种营销模式。尤其是4.0版本的“吉田认购”专属稻田营销模式,把产品资源、产地资源有机整合,实现了产品价值与生态价值的叠加,产生了“1+1>2”的效果。
为了使吉林大米这张“白金名片”更加耀眼,我们去年又推出了《吉林大米品牌跃升工程实施方案》,重点实施“六大提升行动”。即:优势品牌创建培育提升行动;优质水稻品种选育提升行动;龙头企业扶优扶强提升行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升行动;质量标准精准管控提升行动;品牌营销渠道拓展提升行动。争取再用十年的时间,把吉林大米打造成国内领先的粮食品牌,引领吉林粮食产业实现更高更快发展。
在分享的最后,张长城引用了法国因其农产品质优量足,被誉为"欧洲的农夫"经典案例。他表示,吉林的目标就是要打造国内一流的优质食源基地,成为"中国的农夫”,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本次活动期间,第十二届中国粮油榜颁奖盛典同期举行。吉林大米品牌连续4年荣登“中国十佳粮油影响力公共品牌”榜首,再次彰显了国内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快速崛起的吉林速度。
吉林大米产业联盟企业吉林省松江佰顺米业有限公司荣获“中国粮油乡村振兴先锋企业”和“中国十佳粮油(食品)品牌”殊荣;舒兰市永丰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平安永丰”大米获得“中国十佳粮油优质特色产品”殊荣。
同时,来自“中国优质玉米之都”的四平玉米荣获“中国十佳粮油影响力公共品牌”殊荣;吉林省农业投资集团荣膺“中国十佳粮油集团”殊荣,旗下品牌“重谷”获得“中国粮油最具影响力品牌”殊荣,吉林省农投集团生态食品有限公司“农投康良”品牌获得“中国十佳粮油区域领导品牌”殊荣。